頂聖如來多杰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說了義經

對了義與了義經的聲明

 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始祖報身佛多杰羌佛降世為維摩詰,助佛教化五百比丘、八千菩薩!

  多杰羌佛今又降世人間,全名為多杰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頂聖如來,開示佛法甚多,並說《了義經》等。三世多杰羌說:此娑婆世界唯釋迦悉達多在此成佛,故為佛教教主。其實,至高佛教法界大教主本原即是普賢王如來圓滿的多杰羌佛,但三世多杰羌佛卻說:我今所說《了義》。

  不管頂聖如來怎麼說,我們都清楚地知道,不是《了義》,而是《了義經》,因為佛在經中說:維摩詰經所在之室即有如來。由此我等當遵佛法旨,不可僅稱《了義》,乃是如意妙寶《了義經》,更況雲高益西諾布被法定認證為法界最高總教主多杰羌佛真身降世,故均稱為第三世多杰羌佛。

聯合國際世界佛教總部
國際佛教僧尼總會
全球佛教出版社
世界法音出版社
 
諸多仁波且、堪布、住持、法師等申明

頂聖如來多杰羌佛第三世雲高益西諾布說

   了義經

  二○○七年七月。於美西洛城木屋房。三世多杰羌佛入於夢瑜伽三摩地。此時。有兩位古佛致以聖禮。設豐宴待請。爾時一古佛化為白髮高僧。一古佛化為黑髮高僧。三世多杰羌為便開示之稱。故分別命名號為蒼年僧和忘年僧。三世多杰羌佛如是說法。望眾諦聽。 於宴間蒼年僧坐於我右側席。忘年僧坐於我左側席。我於中席落位。爾時忘年僧起示。我們今席宴上。來論佛性真相如何?蒼年僧與我皆願欲論。

  忘年僧起曰。何為佛性真相?

  我說。無所住而立法。即是佛性。

  蒼年僧卻說。頑石初三相。即是法身。報化然其。

  忘年僧請我示法。何以了義?

  我曰。頑石無情識。故無三相。亦無有初相。唯在表法可喻立。實則緣起生。

  忘年僧請曰。頂聖如來。云何?為我等所解詳盡。

  我曰。若說頑石有初相。初相依何得生?所生者何之為母?生之初是何體相?實則頑石無母而生。乃因緣和合所生。紅白赤青。共業具相為初。故未具身相前實則無相。無頑石立名。何來三相之初?此際不成其有頑石之相。因緣具生後。方得相立名之頑石。爾際已非初相。由是結其有為無常相體。故非佛性。時乃生相前如如而空。生相後無常幻體。由是空不可取。幻亦不可取。兩元皆無所取。更當思之。初相之取何以切割?未立相前為空。已立相後乃有。早切則無。後切則具。無者落空。具者落有。何來有之初相?若以毫端分之百億萬之一作有。有則非初。若以毫端分之百億萬之一作無。無則非初。故無佛性初相。

  如作表法喻。則頑石初相乃為佛性真相。因未具頑石相前乃空。已具頑石相後幻有。空有兩元初之將具。不具而具。不落空取有。不落有取空。爾際為非空非有。是故不二空性。猶可了義。則佛性是頑石之初。而非取無相之空。亦非取有相之體。法身於不取不捨中如如而是。此一相真如是也。報身亦依法身為基。故報身乃法身之顯。無報身之前為法身不動普賢於宇宙無邊。初具一刹那。報身所成耶。似如二邊不取捨。頑石初性然。即法身中而來。由是報身由法身所顯具相圓滿。金剛不壞身。此二相正覺圓滿是也。化身則是報身化顯無量體。化身亦復具之刹那一初相。於刹那不取不捨初相間名為不二諦。此三相無量化身是也。故喻之頑石之初相即不二法身之相。為是如來法性真如。如是微妙了義之說。當見。悟於證。有情得解脫。

  由於末法時期。眾生愚昧疑心者多。善慧利根者少。我今當寥言白持有情於眾。上述於夢瑜伽世界中。兩老僧設宴請我入席。二僧坐於我之兩側。我於中坐。右坐者蒼年僧所提頑石初三相是法身。我開示以無所住立法是法身真諦。由是而說法。解頑石之初非佛性亦是佛性。如若是憑空編造。我必擔負打妄語業因果之報。故今如語開示而為三界六道有情必當帶來無邊福慧。由是說法因緣成熟。我將為諸有情說法了義真如。

  今藉此吉祥聖日。二古佛化僧。於夢瑜伽中示法緣起。得逢七眾。人非人等集此。金剛寶地虹化飛空此際。繼法界諸佛經藏及《維摩詰所說經》之後。於此殊勝上妙法緣。我當說是了義。善男女子。可欲白否?

  爾際。智者欲當了證心得何意。駕阿賴耶中至。面我白言。吾心王有白。汝白何疑?我為淺說。眾亦悉聞。

  智者三業恭敬白言。我見諸多行壇。寺所。稱某德之化身乃為多聖合一。然乎?

  為讚師誇大耶。

  何從誇大?

  不實為誇。抬捧虛大。

  於業云何?

  犯妄語業。誑惑眾生業。當於三門清淨懺悔業。

  然何有十方諸佛合為一體而成某佛。力盛增強之法修儀軌傳世等說?

  此為方便渡生耶。

  無此方便可否?

  有情離此不可渡。依此能渡。

  何以方便則渡?

  觀想儀軌悉地加持。自信心增益渡。

  諸佛合體是否加持力大?

  佛力甚大。體無可合。無體本合。

  為何甚大?

  行者自心信願力本心即佛大。無心外佛。

  如是說無諸佛合體耶?

  佛無合體。本自一體。一體諸佛。諸佛一體。無合即合。

  於意云何?我難悉解。

  汝當諦聽。佛乃無上正等正覺耶。無上者為無有更上。圓滿正等正覺徹底無偏。無再滿之滿。無上者之上。如是徹底無上正覺。以是佛陀。若具合佛增強盛力。則虛陀耶。非佛陀耶。

  然何增強盛力非為佛陀?

  未圓滿耶。具補充耶。故未圓滿。有更上耶。需再上耶 。故非無上耶。於是不堪圓滿無上正等正覺。非佛陀覺位。應作菩薩登地。菩薩非無上正等正覺。故為菩薩。方行菩提道中施之增益行持更上補滿。以獲無上徹底圓滿正等正覺。時位無有可取。無有更上。無有更大。無有增減。是之為佛。故知佛無合體。有合體即非佛陀。一佛即諸佛。諸佛即一佛。等妙二覺然。古佛應世之菩薩亦復如是。無合體耶。若謂合體則入邪說。不解佛覺耶。

  又常見有載觀音。文殊。普賢合體轉世成一聖。其意云何?

  有辱大聖之罪。非是聖覺之言。邪見妄語業始。觀音雖稱妙覺菩薩。但乃古佛正法明如來。文殊本七佛之師。自當古佛。普賢亦復如是。既之為佛。大者宇宙無邊。無邊則無形取。何具定形佛身可合?汝當思之。未無上耶否?未圓滿耶否?需當補充加強增大耶否?若欲當增上。則未無上正等正覺。然何又呼『正法明如來』?釋迦佛陀所說觀音是佛。其意云何立耶?若是觀音真身降世。一佛即諸佛。何取兔毛角?本無毛角取。圓滿無上覺。文殊。普賢聖。何來三佛合?

  智者愧喃。我已知之。摩訶薩無合體。今有二法求解。一者菩薩合體化身一聖。云何?二者菩薩具共力加持否?

  一者菩薩亦復無合體化身。二者菩薩實具共力加持。

  此意云何而書?

  多菩薩合力修法。施以無畏。加持力。悉地力。功德力多之。共力盛之。故合力加持共修乃為諦道。汝當曉悟。菩薩無有合體。若云合體。則非正見。菩薩具相應變化。六大神通。深入顯密。開敷行境相應五明。渡生有盛。凡塵眾生受之不盡。為何多此合體?況乎於法相諦中。合體則違因果。

  智者不解真義。白言。然何違因果?

  我今為淺說。汝當耳諦聽。心解真實義。若有二菩薩合體。於行道渡生中。則必亂因緣。由是則昧因果。眾生由無始根性。願力。業緣。相對互生因緣之異。因果千差不一。若依此菩薩應緣。彼菩薩錯因。若依彼菩薩應緣。此菩薩錯因。汝自問之。彼此二菩薩以何施智有情?若有三菩薩合體結一。依三菩薩之其一之緣者。二者無緣施與相對之生。依二之緣者。三者無緣施與相對之生。又云何渡生行道?此際。因果於成熟時間。地域別異。眾生有別。恰逢同時展報。合體菩薩以何為先?納何為後?合體菩薩取彼生為後。此生為先否?若取先後為行。是故因緣不合。因緣成熟。無時待之顯報。若遇此。合體菩薩將無法可施。豈不大錯因果耶?若云分身而為。是故何來合體菩薩?若言合體乃成一智。此錯謬『滅因果論』。非為覺聖所宣。又菩薩願力。因果相差不一。怎合一事?怎施一智?若甲菩薩於因果緣起照見。必於某年月日時自必赴東土渡生。乙菩薩於因果緣起照見。必於某年月日時自必不可赴東。而必行西域開藏。丙菩薩於因果緣起照見。必於某年月日時自將接受佛陀灌頂。跏趺待壇身不可動。東西均不得行。此際三緣各異。則三聖一體之身 。施何行道?施何不違時緣因果?何以治之?又何以治之彼因此果。此因彼果?故菩薩亦無多聖合一。若云多合一聖。此非覺聖了諦之法。乃為邪說。汝亦應知。行人於修持中。本尊融入自身。合體得聖。助成道果實相。則是佛說正法。可依師教降服其心。

  今聞正法之義。然何又說本尊可為合體。豈不兩相有違?

  行修之士。觀想本尊融入自身。如是佛慢。自心本尊。我即佛耶。儀軌始然。成道之本。汝證三眼。密不可宣。心外無佛。妙義無窮耶。

  維摩詰是多杰羌佛否?

  善男子。汝等諦聽。汝為何來?

  為法來。

  名相無法。

  何以故?

  法無分別心。不染故。

  然何立維摩詰。分立多杰羌二名?

  眾生緣故立異名。相應故異名立。

  二者為一聖否?

  不二不一。

  此作何耶?

  不取捨耶。

  維摩詰聖尊是三世多杰羌否?

  維摩詰非多杰羌。

  三世多杰羌身相與維摩詰聖尊身相。前者說無分。今又云二者。何具分立辨?

  無具身相。幻有分立辨?維摩詰聖尊過去身說法。釋迦世時。具居士身相。別在三世多杰羌當下身說法。末法世時。具顯密五明身相。前後分立辨。實無身相得。

  古今之化身相別。何言無分辨?

  古今無化身耶。為直身所降。汝問差耶。維摩詰身已報化。今無身相可得。為是乃幻。何具實有?古者不具。故無所得。今說法當下身。當下已過。何來當下身?亦無所得。待之未來身。未來無來。何具實有身?亦無所得。故見多杰羌身。已過去。亦非多杰羌身。當下多杰羌身。刹那無常時。何來當下身相?過去現在未來。三時空無身相所得。何來身相實有?

  然何我眼現見具身相定形耶?

  凡眼所見。幻化緣起。無實得見。

  何以無實得見?

  汝憶少小當下。猶見父母身相。風華年狀。形活動人。實則非實。見時即老時。凡眼不得知。汝當六十年復見。父母身云何?皮皺髮白身老耶。幾時老耶?六十年老耶否?非也。實則當下身老耶。故我今告汝。未有待時。刹那變異生老耶。如是刹那變異。即非當下身。故知無定形耶。若云具定形身。然何身老耶?何以壯年轉老年耶?由是汝當徹知。謂當下者已過去。刹那無定形身耶。無定形身。故亦無刹那時。若云具刹那時。刹那之前已過。刹那之後未到。刹那到時當下已過。故無當下時。由是無三時。亦無三時定。形亦無定。無形定。何來本有身相?身相於刹那變異不定生滅老耶。無常耶。猶是維摩詰聖尊過去空。三世多杰羌現在空。未來三世多杰羌。維摩詰聖尊二者皆空。三時皆空無有可得。是故無維摩詰身相。亦無多杰羌定形身相。

  無身相法主何存?

  於不可得為多杰羌法身法主。於說法渡生為多杰羌化身法主。於無上正覺為多杰羌報身法主。汝當了諦。三時不可得。汝應覺證法身。法身不覺。化身不具。報身無基。若了法身。則無身相。無相以何分立?故不一不二。

  諸法王者認證金剛總持。亦維摩詰。亦三世多杰羌。依何緣得定?

  依《正法寶典》定。

  量鑒確否?

  確在無誤。

  何定無誤?

  若有誤。何具法王量智?五濁無佛法。可謂有誤。娑婆有佛法。何來誤鑒?

  許為量智孤耶?

  若量智孤。何以多王皆孤?何以眾鑒同體?如眾鑒信口。豈不眾王妄語乎?無證量乎?非定境觀照乎?為凡夫之流眾議而商乎?如是娑婆則無佛法耶。奈娑婆佛法威然。生死自由。虹光飛化。歷歷在目。皆不脫其諸王者之法脈始然。

  示其無誤。可另列說。以何說?

  多杰羌是維摩詰說。維摩詰非多杰羌說。

  多杰羌非維摩詰是維摩詰。何也?

  維摩詰聖尊說。諸相皆空。前際不來。後際不去。今則不住。此當體本心即空是佛。三世多杰羌說。萬法實有。前念不除。後念不斬。以無所得。生心妙有如來藏。有無之別。維摩詰非多杰羌。理諦一味。多杰羌即維摩詰。由是多杰羌非維摩詰是維摩詰。

  維摩詰是多杰羌轉世否?

  一缽河泉之水。

  此何意?

  汝可將合聚一碗河水泉水分居否?

  不也。無有法分。此作何意?

  理諦一味意。

  一味之水。云何作有無之別?

  現見實有。夢幻空無。

  實空二法。云何了覺?

  無人我了覺。

  依何法了覺?

  無法修了覺。無分別故了覺。

  無分別。云何有維摩詰聖尊三世多杰羌二者分?

  汝心分別分。

  無人我然何說有無二支分別?

  為利眾生說有無。萬法相別有。一體如如無。

  此說有相否?

  汝說為有相。我說為渡生。

  然何又你我分別?

  汝不了無相耶。故詢有相否則自分。

  你說為渡生。有執於你。何然斷執?我執未斷。豈能渡生?

  無我怎立法。眾生依何處。依飛鳥否。依樹木花草否?依之無有了脫。汝當善知。建我立法故。立法生所依。

  我是執否?

  是執非執。

  然何此說?

  認我實有是執。見我空幻非執。六根對塵是執。五蘊皆空非執。心隨境轉是執。應無所住非執。四無量心是執。菩提勝心非執。

  四無量心然何為執?

  隨境所遷而慈是執。隨感所動而悲是執。隨他而喜是執。隨需而捨是執。

  是執有我否?

  無我不執。

  有執然何必行?

  行菩提心必行。

  然何以執立菩提心?

  無執無我。無我依何立行?

  我執解脫否?

  我執輪迴性。

  何以得解脫?

  無執入解脫。

  菩提心執否?

  勝義菩提心無執。

  菩提心何來?

  我執所生來。

  既說無執已。又云我執生。由來何也故?

  云無執。謂菩提心勝義無執。說我執生。由著意行持。隨境所遷得生心境遷生我執。

  如何無我?

  不執無我。

  如何不執?

  轉四無量心於行持不染。此勝義不執。

  勝義何意?

  入了義菩提意。

  然何不直取菩提心?

  眾生業力故。

  業力何表相?

  愚癡表相。無明表相。煩惱表相。

  愚癡無明煩惱體顯何然。縛困眾生?

  汝當諦聽。如智者言談出語如流詞。自如無執。皆始然幼兒初學。始必執於識字。造句。再執造詞。而後執作文。如無執識字。何來造詞?如無造詞。何以作文?無詞無文。何以言談自如。言詞出口隨意不執意?汝應當知。四無量心入菩提心。亦復如是。次第甚為要然。當依之修行。

  何為修行?

  我於寶典開示。是為捷徑解脫大法示修行。若有善男女子。依之實修。必當福慧圓滿。解脫無礙。此為聖解脫法。

  釋迦佛陀與你持法。誰以為大?

  釋迦佛陀未持有法。

  釋迦佛陀未持有法。眾生依佛學法何說?

  釋迦佛說『說法四十九。實無法可說』。故眾生當依學無法之法。

  無法之法。從何入手為之?從何得心入道?

  從有為處入手。從無為處了心。無心可得即為道。

  為何無得心?

  無為何心可得?

  三世多杰羌持何法?

  無法可持。

  釋迦佛陀與你誰大?

  佛陀釋迦乃人天導師。大如宇宙。無量無邊。我乃無相微塵。小無形影。

  有顏色否?

  無色。

  有聲音否?

  無聲香味觸法。

  是空否?

  非空。

  是實否?

  非實。

  取非空非實否?

  不取。

  何以不取?

  無所得取。

  在此地還是在彼岸?

  此量無彼亦無此。

  既無量。然何立量說?

  無量怎具說法主?

  為何必具主?

  具主渡生。

  為何渡生耶?

  群生父母耶。

  不渡可否?

  不可。

  為何不可?

  為成佛不可。

  何以成佛當依渡生?

  渡生福慧生。

  以何得福慧?

  渡生自生福。福慧無所得。圓滿是佛覺。

  以何為渡生?

  大悲渡生。

  施以何法?

  佛陀正法。

  除此異否?

  無異。

  既無異。佛陀本然。何復示三世多杰羌之修行法?

  理諦一味精說故。

  然何謂一味?

  我法出佛陀。佛陀說我法。

  你法造就佛陀否?

  然也。

  今又云何言其比佛甚?

  我法佛陀說。我亦如是說。

  佛陀與你之法誰大?

  佛陀的大。

  多大?

  大得無邊。

  哪個法高?

  佛陀的高。

  多高?

  高得無頂。

  你的法有多大?

  無大。

  你的法有多高?

  無高。

  然如此。我當去佛土學佛陀大法。勝否?

  不勝。

  然何不勝?

  步外無佛土。

  我法不覺。佛法不了。

  不來不去。焉有佛土?應無所住。大小何存?而生其心。妙有佛土。當體佛土耶。智者當知何為修行。由此入法。自得大法。時輪金剛。大圓勝慧。現量佛境虹身。諸多大法亦復由此而入。智者若得修行。頓可當下灌頂。壇城盤旋。虹光法界。三身頓顯。『什麼叫修行』即可覺之。

  智者頓悟。合十無言。當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發願利樂三界有情。為利眾生而解脫。隨祈請十大金剛。虛空諸有護法。恒時護佑一切虔修《了義經》的七眾弟子。福慧圓滿。早證菩提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*